第二章 隐形杀手-《逃出柯伊伯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从诞生之日起,太阳核心由氢聚变成氦的运动就从未停止,这个年轻的宇宙生命每秒至少释放出400吨能量,并产生出大量中微子与强烈的电磁辐射,这就是它不断向宇宙空间释放光与热的过程。

    地球的天体物理学家们通过电脑模型的运算认定,太阳将持续以这种速度稳定地释放能量,直至它体内的氢燃料耗尽,由氢聚变转变为氦聚变。氦聚变将导致这颗黄矮星剧烈膨胀为红巨星,就算是红巨星,它也仍能顽强地支撑很长时间,直至坍缩到中子简并状态,并由强大的中子简并状压力抵挡引力坍缩,形成中子星核。只是到那时,地球人类要不已灭亡在太阳的氦闪阶段,要不已迁移出太阳系,在另一处宇宙空间开辟出新天地。无论如何,五十亿年内地球都是安全的,太阳将始终如希腊神话里的阿波罗神那样守护着地球。他们坚定地持有这信念,从未对太阳的忠诚产生怀疑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地球科学家仅专注于研究太阳,在察觉到太阳内部发生异变之前,丝毫没意识到在它下方七光年处,有一个潜在的威胁。

    孤星熬到了红巨星的最后阶段—硅核聚变为铁镍的反应。其后笼罩它的大部分大气被抛射去宇宙空间,仅剩下了中心部位的中子星。

    由于中子星质量太大,它所产生的引力场开始极度扭曲周围时空,便形成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天体—黑洞。

    科学家们难以演算出太阳下方黑洞的具体形成时间,只能用估算的方式宣称,这时间肯定不长,因为它对太阳变态的拉扯最近一个世纪才开始,并且直到今日,太阳的异常状态才引起了人类的关注。

    毋庸置疑,太阳寿命之所以被大大缩短,几乎可称为早夭,正是为摆脱黑洞视界的疯狂吸附,而不断消耗能量以抗拒拉力。可黑洞引力是无限增加的,哪怕太阳在一个地球年内耗尽所有氢燃料,也终究逃不脱坠入黑洞的悲惨命运。

    地球比太阳更可悲,就算躲过了氦闪,躲过了红巨星那张巨口,也照样会步太阳后尘,最终坠入无边的黑洞。

    人类要想活下去,只有两个可能性选择:

    第一、造一艘类似诺亚方舟的大型太空飞船,将所有能供地球生物延续的资源装载上去,然后在被黑洞引力俘获前,不,应该是在被太阳氦闪消灭前逃出太阳系。

    第二、用尽一切科技手段为地球变轨,找到离开太阳系的捷径,将地球“拖拽”出太阳系,飘去宇宙中其他能够停留的地方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