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南面的李、刘兵团虽然滑头,但两人加起来也有十万人,而且他们距离黄陪悟的主战场只有几十公里,华野无论如何都要留下阻击部队。 华野剩下的部队,不可能分兵守住所有的道路,一旦判断出错,将会导致整个军队和国家在未来遭受更大的损失。 “敌情通报,我没理由否定。” “如果杜光庭果真是走两淮,我不做应对的部署,贻误军机的责任不讲,影响整个南线的决战,怎么得了。” “可是,我又说服不了我自己呀。” “我认为,杜光庭不会走两淮!” “不会的呀绝不会的!”首长不断给自己打气。 杜光庭的选择,他不知道在脑海里来来回回想了多少遍了。 但是不管他怎么思索,脑海里做了多少次的推演,却始终找不到任何杜光庭走东南的理由。 可是中央的情报,又明明白白的放在那里。 这可不是一般的情报,这是中央直接发给前线指挥官的重要军情,一般来说,无论如何也无法置疑其真实性。 他并不担心自己背上贻误军机的罪名,他害怕的是自己如果判断错误,将会耽误这场史无前例的中原决战。 这会使得无数的生命被自己葬送在沙场上。 华野十几个纵队,在他的脑海中被排列组合成无数种形状。 咬紧牙关做了最后一次推演后,最终命令终于下达: “主力部队仍然部署在彭城南部津浦路两侧,不往东南方向移动。” “南线主力部队后撤到肃县一带,作为围堵杜光庭的第二道防线。” 最终野司还是选择了兼顾两边,华野有限的兵力被全部摆在彭城正南。 无论杜光庭往西南还是东南突围,华野都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反应。 即使杜光庭真的往东南方向突围,水网密布的地形会导致他们的速度不会太快。 在南线第二道防线的围堵下,华野仍可以追上去。 至于南线固镇的李益寿兵团,他们已经反向进攻,返回珠城,短时间内只需要一支偏师就足够了。 杜光庭在返回彭城后,立刻便召集了各兵团司呤官开会。 “国防部的命令是往东南方向撤退,不过这是一个假命令,真正的命令是往西南突围。” 听到杜光庭的话后,众人都松了一口气。 他们之前收到命令的时候,真的是愁的不行。 三个机械化兵团一旦进入两淮的河叉烂泥里,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。 “关于撤退,我决定采用滚筒战术,各部队排成一个巨大的圆形阵,交替掩护前进,防止被G军包围。” 杜光庭把撤退的详细安排进行说明后,又强调道:“为了避免彭城出现混乱,撤退的消息要等到最后一刻再公布。” “无论是谁,如有泄密,军法从事!” “是!”.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