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6章 苏德与刘亦博-《喋血飞鹰在行动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然而,此时孙德员外的惊叫声,立时让那队“骷髅头”的阴兵,给停止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骷髅头”阴兵,齐刷刷地扭转过来了头,忽的有几个阴兵,动作僵硬的向苏德员外这边走了过来。

    苏德员外顿时间吓得魂飞魄散,他想要逃跑,然而却是浑身无力,他欲喊“救命”,却是不知道为什么?喉咙里诡异的发不出任何的声音来,苏德员外浑身冷汗淋淋,欲哭无泪的想着:“吾命休矣!”然后就绝望地闭上了眼睛。

    突然,一个手持燃烧着松油木棍的身影,从天而降,快速地向空中洒落下一些黄色的符咒纸张,那几个阴兵,遂就停住了。

    那道身影且又抓住了苏德员外的手臂就跑,两个人气喘吁吁的跑了很久,方才跑出了山谷,停止了下来。

    此时,乌云散去,月光如白昼般,照在了两个人的身上了。

    此时,苏德员外方才目睹救自己的乃是一个身穿黑衣、面容消瘦的青年侠客,忙惊魂未定的跪下磕头,感谢他的救命之恩。

    那青年侠客,急忙把苏德员外搀扶了起来,说道:“不要客气,区区小事,何足挂齿,敢问阁下,你为何要独自一人,连夜赶急路呢?”

    苏德员外急忙告知青年侠客说,自己赈济灾民,因为粮食短缺,饿殍遍野,于心不忍,就出来采购购粮,因为心中甚是着急,故而日夜兼程,欲早日买到粮食,回去好搭救众多的苍生。

    “原来你就是南疆地界鼎鼎大名的苏德员外啊!在下刘亦博,久仰,久仰!”

    “徒有虚名,不足挂齿,壮士,你怎么也会至此呢?”苏德询问刘亦博。

    刘亦博说道:“我自幼就是一个孤儿,是师傅把我收养长大,因而居无定所,四海为家,今晚途经此山,目睹了员外遭此劫难,慌忙将师傅给我保命的法宝扔出,方才把你成功搭救。

    苏员外,你有所不知,这个地方,就在前不久,刚刚经历了一南人魔的大战,曾经有维护世界和平的使者团队和魔界侵华的一支兵队,在此山中厮杀。后来,邪不压正,那支魔界军队,全军覆灭了。从此之后,此山谷里,便经常有魔物的阴兵路过。

    尤其是今年闹饥荒,饿死的死尸甚多。地府里的黑白无常前来勾魄,因魂魄甚多,九幽大帝普旭,只好派出了阴曹地府中大量的阴兵,前来帮助黑白无常一臂之力,至此勾魂。

    方才,他们并无意害你,只是被你惊叫的声音扰到而至前。

    但是,人鬼殊途,不能相见,员外你如今的身上,已经有了煞气,请快随在下下山去,让在下帮忙,为你祛除掉煞气,才能祛除了这个霉运。”

    说罢,便携带着苏德员外下山,来到了一座破败不堪的庙宇门口。

    刘亦博让苏德员外进了庙里,然后,他把一纸符,燃烧成为了灰烬,放到了一碗水里,让苏德员外闭眼服了下去。

    刘亦博安排苏德员外就地歇息。晚上,苏德员外睡得安稳,至大天亮后,方才告别了刘亦博,急匆匆的离去了。

    这个名字叫刘亦博的年轻侠客,确实是自幼父母双亡,他是被一个游方的和尚收养,带回了庙里,做了一名俗家弟子,夏练三九,冬练三伏,跟着收养他的那个老和尚,学了整整十五年的武功,终于艺满下山,四处行侠仗义,惩恶扬善,每次都会刻画上一个雄鹰的图案,因此,江湖上,人人都称呼他为“飞鹰大侠”,久而久之,就取代了他的真实名字了。

    和其他的江湖大盗不同,刘亦博虽然说是时常翻墙入户,但他却是非常的讲究“盗亦有道”,即便是偷,也只是偷那些盘剥鱼肉百姓、为富不仁、为非作歹的土豪和劣绅,从来不去伤害穷苦的老百姓。不仅如此,他劫富济贫,把所得来的财物,大多都散给了穷苦的人家,所以,一提到他,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是眉飞色舞,一致认为,他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神偷侠贼。

    当年,年轻气盛的刘亦博,刚刚下山,就犯下了一桩案子,从而,一举成名。

    那年,刘亦博刚满十八岁,血气方刚,天不怕,地不怕。

    一天在路上,刘亦博遇到了一帮下乡收粮的差役,领头的,是当地的县丞,骑着一匹高头大马,腰里别着一个精致的钱袋,镶了几颗闪闪发光的小宝石,格外地引人注目。

    看见这伙人对老百姓不是打就是骂,刘亦博义愤填膺,趁着他们在酒店吃饱喝足后打起了盹,他就蹑手蹑脚地躲过了所有人的耳目,解开了县丞的钱袋,偷偷地拿着。

    临走的时候,刘亦博看到了这伙人还抓了不少老百姓辛辛苦苦养的鸡、鸭和羊,便灵机一动,将这些鸡、鸭、羊全部放走,恶作剧地画了一只雄鹰,放在了县丞的面前。

    县丞醒来之后,发现钱袋丢了,大惊失色,里面不仅装着搜刮来的民脂民膏,还装着印签和各种条据,若是落在了有心之人手中,还不知道会惹出多么大的祸事啊!?

    县丞心乱如麻,派人到处寻找,找了三天三夜,终于在县衙门口东面的一棵高大的槐树上面找到了钱袋,虽然钱和条据没有了,但所幸印签还在,最后被上峰训责了一番了事,但他从此之后,再也不敢轻易地下乡扰民了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刘亦博行侠仗义,惩恶扬善,经常来无踪,去无影。

    有一次,刘亦博在茶馆中喝茶,无意中,听到了说书人正在讲他的故事,神乎其神,台下掌声不断。

    中途来了个一个地痞搅局,“嘻嘻嘻嘻”地笑着问说书人:“飞鹰大侠偷窃东西的时候,莫非你是同谋,亲眼见到?说的这样有鼻子有眼。”

    说书人毫不示弱,回敬道:“且莫这样胡说,谨防神偷飞鹰大侠惦记上你,小命不保。”

    地痞仰天大笑,可是,下一刻,他的钱袋就不翼而飞,落在了说书人的书案上了。

    说书人灵机一动,高声问:“阁下,这是您给在下的赏钱呢?还是说飞鹰大侠给现身了呢?”

    地痞吓得面色如土,赶紧灰溜溜地跑了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当地有一伙土匪,强取豪夺,啸聚山林,领头的土匪头子胡涛,仗着一手铁掌功夫,打家劫舍,欺男霸女,无恶不作,不知道害得多少个好人家给家破人亡了。

    刘亦博得知了之后,决定替天行道,为民除掉这一祸害,于是,他单枪匹马,趁着夜色掩护,悄悄秘密地潜入到了土匪窝的山寨,使出隔空点穴的功夫,将意中人挨个儿的放倒。而后,将金银珠宝全部打包,装在了一辆大车上,大摇大摆地从山寨大门中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刘亦博凡事,都留有余地,这些土匪,大多只是被他给点了晕穴,昏睡几个时辰后,就能醒来。但是,嫉恶如仇的他,对于那些手上犯有血案的恶人,毫不留情,一律点了死穴,即便是大罗金仙来了,也别想将恶人救活。

    到了第二天,众匪徒陆陆续续地醒转过来,惊恐不已,看见土匪头子和几个亡命之徒离奇暴毙,墙壁上,还画着一幅醒目的飞鹰图案,心里顿时间就明白了一切,一个一个庆幸自己,平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,树倒猢狲散,转眼跑得干净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当地有个财主,名字叫李健,为富不仁,为人刻薄,人称“李扒皮”,大灾之年,颗粒无收,他照样收租收息,没钱,就拉着对方的妻子或者儿女来抵债,谩骂殴打,摧残蹂躏,令人发指。

    刘亦博得知了之后,就在“李扒皮”的家门口,留下了一封书信,劝他做人留一线,日后好见面,千万莫要把事情做绝。
    第(2/3)页